總網頁瀏覽量

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

生活點滴 (103.04.01)

一直都只練習 C 大調的曲子,突然對移彈有了興趣,我知道電子琴的移調功能如何設定,也知道這個功能的用法,以前在看某些現場演唱的節目時,歌手會和伴奏老師溝通,是要用那個調 (key) 來伴奏,有時候會聽到 4 張 (台語),指的是 F 調,以電子琴的移調觀念來看,從 C 升到 F 有 4 個半音,所以要用設定移調 +4 ,移了調了之後,譜並沒有改變,我們還按照同樣的譜去彈奏。但出來的音卻已經是 F 調,表示每個音都升高了。

當然這是一般電子琴的移調功能,方便樂師在為歌手伴奏時,能夠很方便的按每位歌手的音域去做伴奏。但如果已經是 G 大調的譜,高音譜記號的右邊第 5 線上有個升記號,我知道那是表示遇到 F (4) 這個音時,要抬高半音彈黑鍵,但一直有個疑問,不同大調在五線譜上的音名是一樣的嗎?

C 大調的音階是 C D E F G A B C,G 大調的音階當然是 G A B C D E F G,那麼我看到 G 大調的五線譜的下一線,到底是要彈 C (1) ,還是彈 G (5) ,這讓我一直感到很困惑,不過這次一定要想辦法把它弄懂,總不能一直侷限在彈 C 大調吧~


那天聽到小姪女說,大姪女煮的親子丼很好吃,其實日本料理都挺簡單的,尤其是這種丼飯,大部分都是以肉類為主,再加上洋蔥炒蛋,調味基本上就是柴魚高湯、醬油、味酬、糖、清酒等,料理的重點一般是滑嫩為主,所以洋蔥和雞肉一起拌炒之後,加入打散的蛋液就得立刻熄火,這樣才會呈現滑蛋的感覺。

不過這種料理我們家孩子不敢吃,因為他們都不吃生蛋,尤其是兒子平常就不太吃蛋,這種半生不熟的滑蛋,他們兩個都沒辦法接受。

至於說是好不好吃,這麼簡單的料理,還真的考不出廚師的水準來,小姪女的標準是和外面賣的一樣,一般去吃日式料理,如果是吃丼飯的話,我大部分會點勝丼 (豬排飯) ,同樣也是豬排加上洋蔥炒蛋,嗯~小朋友可能會較喜歡吃親子丼,不過如果是我的建議的話,應該要在配菜中多些蔬菜,像是甜椒、鮮菇、紅蘿蔔、玉米等等,這些蔬菜的顏色很漂亮,又和主食十分搭配。

本來去吃丼飯就覺得太過單調了些,一碗白飯只配上一份簡單的配菜,不過據說丼飯在日本算是工人等級的食物,但在台灣卻成了一般日式料理的代表。如果喜歡做丼飯,可以買一罐日本的麵醬 (めんつゆ),這個麵醬可以用來做照燒醬,煮親子丼或牛丼時都可以用,也可以煮醬油烏龍麵,當然也可以當作一般的沾醬,燙點麵條再用冰水冰鎮過,也可以是日式的和風涼麵醬。


剛練習了另一本張婷老師的輕輕鬆鬆學 keyboard,這本書是針對小朋友學習電子琴的書,一開始彈電子琴弄不懂和弦如何輸入,這是我第一次在書局裡發現,有關電子琴學習的教材,原本一直把電子琴當鋼琴練的我,也覺得好像有點可惜。

這本書其實忽略了一個重點,因為老師希望大家一開始就從多指和弦練起,所以書上用了據說是全國首創的圖示和弦,但對我來說就有一點點困惱,因為電子琴的多指和弦,是可以使用轉位和弦的輸入方法,但初學者要一次按三個琴鍵有點難,雖然我也是把手指放在和弦的正確位置上去練,但輸入時是按單指和弦的輸入方式。

因為平時我都是看譜上的和弦名,再相對於電子琴上的和弦位置去彈的,並沒有仔細看過琴鍵的位置,所以那個圖示反而有一點困擾,後來我就不看圖示,直接看樂譜的和弦名稱,這樣練習也有好處,因為一般的樂譜並沒有圖示,我覺得記住位置比較適用於右手的主旋律,我現在已經會記住 3 個黑鍵左邊的第 2 個白鍵是 G (5),在彈奏時沒有把譜練到記下來的程度,所以眼睛得一直盯著譜看,而旋律的位置比較有變化,和弦以目前來看反而是較為固定的。

還有書上雖說是每一種琴都適合,如果是針對多指和弦的彈法來看的確如此,但相對於單指和弦來看的話,山葉和卡西歐的設計是不一樣的。我已經忘了當初是哪裡弄錯了,總覺得曲子彈出來很怪,跟聽 CD 裡老師示範的一點也不像,不過後來知道或許每台電子琴的聲音不太一樣,在設定音色和節奏時,就會有些許差別。

果然在彈到小美魚人時,按照老師的建議設定鋼鼓的音色,以及 Mambo (曼波) 的節奏後,我的卡西歐音色好怪,有一種悶悶的感覺,同樣熱鬧的節奏,但跟 CD 裡那種清脆的鋼鼓一點也不一樣,看來除了接受之外,也只能存多點錢買高階一點的山葉電子琴囉~

還有對於移調有一點收穫,仔細看老師示範的卡農,書上並沒有提到設定移調的功能,所以當我們看到 G 大調或 F 大調,或其他大調的譜時,同樣要著五線譜的表示去彈,也就是跟 C 大調的讀譜方式一樣,但遇到該升降的音時要彈黑鍵。 (應該是這樣沒錯,再找時間練習看看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