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

生活點滴 (103.10.07)

看完這個星期的 16 個夏天,有點失望,怎麼又是癌症的梗,方韋德得了淋巴癌,所以他選擇欺騙家妮,騙說是葛晴有了身孕,這種事情是無法騙的了的,他選擇不讓朋友知道他生病的事,當時老公生病時,我們也選擇不讓婆知道,那是有原因的,一方面婆年紀太大,另一方面讓老人家知道,對醫治本身會有大麻煩,所以我們寧願選擇隱瞞。

方韋德無論是選擇說與不說,對家妮都會造成傷害,他這樣的作法,不但讓原本可以置身事外的葛晴,又被捲了進來,家妮當然也一定會痛苦,嗯~看起來這齣戲,好像演不出什麼新意了。

這個星期剛上檔的新戲,由吳慷仁、Elle、李惟惟、林辰晞主演的,謊言遊戲,這齣戲在看片花時就很有感覺,吳慷仁演的是一個小記者,Elle是一位默默無名的作家,現職是補習班的英文老師,Elle演這齣戲的造型,跟她以往的偶像劇都不一樣,感覺上就是整個長大了。

故事繞著一位網路作家X,因他出了意外死亡,誤打誤撞之下,卻讓Elle和林辰晞撞見,當時Elle因弟弟偷竊被抓,急需一筆二十萬元的保釋金,所以她在林辰晞的建議下,拿出作家X的手稿,騙出版公司說是作家X的助理,然後拿走了二十萬的稿費。

但出版公司早就知道作家X已死亡,正在傷腦筋,如何把這個大洞補上時,Elle出現了,她自稱是作家X,本以為沒有人知道的事,到底是誰騙了誰呢~

隨著成名,Elle開始擔心,朋友 (林辰晞) 會揭穿她的謊言,也害怕記者男友會挖她的誹文八卦,然後呢~因為成名而失去了朋友,也漸漸的失去了自我。

有時候,往往在看到他人的功成名就時,會羡慕或嫉妒,但成名的背後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,尤其是這個任何事都可以炒得沸沸揚揚的世界~

這個星期迷上了大漠謠,看了網路上的原著小說,上半部我覺得寫的很好,但下半部就顯得沒什麼新意,一方面述說了太多皇室之間的暗鬥,當中還有一些太過明顯拖戲的橋段。還有屬於言情小說的黃色部分,現在的小說大多有類似的內容,我覺得也無傷大雅,但寫得過多、太過露骨,那些跟三級片的台詞一樣的文章,實在是有點不入流。

這是我不看言情小說,一個很主要的原因。在文學的世界裡,有所謂的情色文學,人性本色,食色性也,這原本是屬於生活的一部分,但文字是屬於精神層面的,要寫得點到為止,以男主角二十歲的年紀來說,每天都想和妻子親熱,想當然現實一定也是如此,但這樣的橋段出現在小說裡,本不該如現實一般,再說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內容,顯得太過贅述了。

看了原著之後,發現連續劇裡,剪掉了不少劇情,關於狼女小時候在大漠成長的故事,完完全全的被剪掉了,到底是劇組原本就沒拍,還是這一段的故事也有爭議性,實在不得而知~

我覺得少了這一段,或許光看連續劇是沒辦法懂的,就像當初在看步步驚情時一樣,因為剪得亂七八糟,根本就完全看不懂。嗯~可惜了

這一陣子每天練琴,把手上的幾本電子琴譜都彈了幾次,這回最大的收穫,是發現有練有進步,一直只彈單指和弦,雖然張婷老師說,要練就練標準和弦 (多指和弦),她說練單指和弦是沒有幫助的,但我卻覺得不見得如此~

我在彈單指和弦時,並沒有太注意手指擺放的位置,的確不是放在正確的和弦位置上,家裡的電子琴是魔光琴,它的一個好處,就是會把正確的和弦的位置亮起,等之後練的較為熟悉之後,我會跟著把手指放在正確的和弦位置上的。

就算是鋼琴,一開始也是練單音和弦,為了練習左手的和弦彈奏,會不斷反覆練習簡單的和弦,從一個音、兩個音的簡單伴奏開始練習,最好能夠把左手練到跟右手一樣快~

原本我是把電子琴拿來當鋼琴彈的,但又覺得浪費了電子琴原本的功能,實在是有點可惜。最早我買來的琴譜,都沒有教得很詳細,再加上我的琴是卡西歐的,一般市售的教材多以山葉為示範,我對所謂的伴奏,並沒有太多的認識,基本上只知道一些,像是華爾滋、探戈、恰恰、倫巴、迪斯可、扭扭、搖擺、搖滾……,應該說名詞聽過不少,但實際上根本不太懂。

唯一較清楚的,大概只有拍子很明顯的華爾滋吧~三拍子的旋律很清楚,但華爾滋也有各種曲風,像流行的華爾滋和圓舞曲就不太一樣。同樣是三拍子的和弦,一拍一拍的彈,或是加強在第一拍,彈起來感覺就不太一樣,這就是曲風 (當然還有各種拆解變化,有點像在算數學一樣)。

我不太懂得如何選擇伴奏,現階段還談不上什麼曲風,所以一開始練琴時,會找原曲來聽個幾次,再試著尋找適合的伴奏,有時候也會改變音色。

電子琴的自動伴奏功能,能讓一首簡單的曲子變得熱鬧,比起只是 solo,感覺要好聽多了。尤其是像一些進行曲,雖然只是簡單的曲子,也可以彈得很有氣勢,有時候我很喜歡彈一些輕快的曲子,像是鄉村搖擺、迪斯可,或是很有精神的進行曲。

彈慢歌或抒情歌時,就會選擇 Ballad,有些曲子改用管樂或是弦樂彈,會很有感覺。像一些地方性的民謠,有首曲子叫做昂 (另一種鄉愁) ,作曲者原本是日本人,唱起來其實不太像演歌,感覺只是一般的抒情歌曲,但譜上建議設定為演歌,有一種屬於日本歌曲的情調。

前一陣子,我聽到日文老師在節目中播放的島歌,一聽前奏就很有感覺,我也很喜歡這種島歌,它算是很日式的民謠,好像起源於琉球。這讓我有點了解,所謂的曲風是怎麼一回事,當一聽到那個前奏,還有當中三弦琴的聲音,就會知道這是島歌。

我們很熟悉的一些日本歌手,像是夏川里美、中孝介等人,都是以唱島歌聞名的歌手。我在彈古老的大鐘時,也有那樣的感覺,這首曲子原本是英文歌,後來被填上了日文歌詞,聽過幾種不同編曲的版本,中孝介唱的就很有島歌或是演歌的風格,英文的原曲較為活潑,因為它原本是一首童謠,較類似於小丸子唱的那樣。

除了練習市售的琴譜之外,發現電子琴附的歌本裡,也有一些簡單的曲子可以拿來練單指和弦,這首古老的大鐘就是當中的一首,彈起來和之前找到的譜有點不一樣,之後會兩者比較看看。

發現彈電子琴是一件很快樂的事,隨著愈來愈熟悉的彈奏,可以隨意加上一些填空拍的變化,雖然我還掌握的不太好,張婷和賴薇伊老師都有說過,在比較長的拍子時,可以加上一些插入來填空拍,但按下插入的時機很重要,比如 4 拍子的空拍時,就要在第 2 拍時按下,這樣才能聽到曲子較完整的變化。

但自學者有這樣的困擾 (我是這樣的啦~) ,因為不習慣使用節拍器,所以彈奏時都沒辦法捉緊拍子,我彈的很隨性,沒有什麼太大的標準,當然會注意半拍與一拍、兩拍、三拍、四拍的差別,半拍時會調得快一些,兩拍以上時,也會默數一下拍子,但基本上沒有太大限制,彈電子琴感覺不太需要數拍,電子琴的自動伴奏功能,會把每一小節的拍數演奏完,只要跟著節奏彈,大致上都不太會有錯。

加上一些填空拍的功能,變換節奏與音色的設定,可以說彈電子琴,比較需要的是對這些技巧的應用,高階琴會有很多的技巧,像是滑音、疊音等功能,嗯~我也只能慢慢的體會,但最主要的要把和弦練好,雖然只練單指和弦已經可以演奏很多歌曲了,但如果能夠練好多指和弦的話,就能夠彈更多的曲子,還能讓曲子本身更有變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